星期二, 6月 02, 2009

18個月健檢


體重:20lb. 9 oz.(9.327kg) 2%
身高:2' 8"(81.3cm) 42%
頭圍"18.5"(47cm) 28%
成長指數曲線有提高,所以醫生並沒有特別交代要在飲食上做調整,只詢問JD一天大概喝多少牛奶(平均16 oz. 左右).
在 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18 months)裏的Communication的6個問題中,JD只有pass 2題,其中有3題的問題是:
  • Does your child say eight or more words in addition to "Mama" and "Dada"? (可湊到6,7個字)
  • Does your child imitate a two-word sentence? For example, when you say a two-word phrase, such as "Mama eat", "Daddy play", "Go home", or"What's this?" does your child say both words back to you?(Check "yes" even if his/her words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Not yet)
  • Does your child say two or three words that represent different ideas together, such as "See dog", "Mommy come home", or "Kitty gone"? (Don't count word combinations that express one idea, such as "Bye-bye", "All gone", "All right"and "What's that?" (Not yet)
跟醫生提到有點擔心JD說話上的遲緩,她建議可以去做語言成長上的評估,如果真需要Speech Therapy到時我們也不用付費(保險公司和州或聯合政府將會負擔所有的費用),所以醫生就幫JD送出介紹函(要有介紹函才會被通知去特定的地方做語言成長的評估).
最後打了預防針(DIPHTHERID, THTANUS & PERTUSSIS),結束了今天的健檢.
在後院玩的JD

後院的草莓

餵東西給新認識的哥哥吃

標籤:

8 個意見:

2009年7月1日 凌晨12:12 , Anonymous truth 提到...

今天才看到這篇文章.
看了後, 我又開始擔心我家阿得的語言發展了.
不知道那六個問題中的另外三個是什麼問題?
如果JD媽忘了就算了,
省得我看了又開始煩惱了 :~~

 
2009年7月2日 上午10:36 , Blogger JD 提到...

Truth,
我還在整理JD去成長的評估的資料,他沒有符合需要Speech Therapy的條件,所以先跟妳說不要太擔心,得得比JD還好,會叫哥哥"加加",說"1,2,3"....

另外三個問題是:
*When your child wants something, does she tell you by pointing to it?
*When you ask him to, does your child go into another room to find a familiar toy or object? (You might ask, "Where is your ball?" or say, “Bring me your coat" or "Go get your blanket.")
*Without showing him fist, does your child point to the correct picture when you say, "Show me the kitty" or ask, “Where is the dog?”)He needs to identify only one picture correctly.)
請問在臺灣的健檢沒有叫父母填寫一些小孩成長的表格嗎?
JD每次主要的健檢都有填寫,表格裏面包括Communication, Gross Motor, Fine Motor, Problem Solving & Personal-Social,每項有6個問題

 
2009年7月3日 上午11:15 , Anonymous 小蘋果 提到...

T媽,
你也想太多了,你家得得不是都和加加玩得很好,也會說一些簡單的字,實在看不出你家得得有什麼發展有問題的,健康得很. 人家很多小孩都是2歲半才會說話,也有快三歲才會說比較多話. 我朋友的兩個兒子都是兩歲半才願意多講話的,父母都是醫生,也不是很擔心. 據他們所說,只要會發出一些聲音和字,也可以和親人溝通,就可以了. 要是多種語言,才比較會讓小孩子語言混淆.

JD媽,
你們還有特別scanning自閉症喔! 看你家JD會和哥哥玩,會和爸爸媽媽玩,就不會是自閉症. 全美自閉症最多的地方,就是我們這理啦!

 
2009年7月4日 上午9:11 , Anonymous truth 提到...

JD媽,

台灣這裡每個小孩都有本健康手冊, 健保給付的健檢門診次數是, 未滿一歲時是2個月一次, 從一歲到兩歲間的健檢門診是半年一次, 兩歲以上則是一年一次. 健康手冊裡有一些家長必須填寫的記錄(有規定的questionnaire), 醫生會依照這些記錄一一"檢查", 再加上其他自己對這個月齡應有的專業判斷(會問)來總結建議.

我將健康手冊的內頁拍了下來, 妳參考看看.
1. 1歲半至2歲的: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truth0930&b=54&f=1882879281&p=33
2. 一歲至一歲半的: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truth0930&b=54&f=1882879282&p=34

台灣的健檢標準算很寬鬆, 妳看裡面的問題就知道. 像妳的醫生要求會說至少八個單字, 我的醫生則是認為一歲半只要會5個就行, 但我看過在美國有些醫生則是要求一歲半時要會10個以上的單字.

小蘋果,
沒妳想的這麼簡單喔~
事實上得得的語言發展真的很慢. 她在一歲半的健檢時, 只剛好達到能說五個單字的標準, 而且還是很久前說過, 但後來都沒在開口說的單字, 醫生說算. 不過醫生也會要我們繼續留意, 只要得得在一歲10個月時還沒有大突破, 就要有心理準備, 2歲要開始上幫助語言發展(治療)的課程. 如果妳有看過KO某些文章, 美國的醫生更嚴格, 是因為早產兒才有多兩個月寬限期(18個月-->20個月做語言評估與治療). 其實小人的健檢項目裡有這些評估一定有他的道理, 18-24個月, 是小孩語言發展的黃金期, 除了少數"大隻雞慢啼"的例子, 在這段期間不太說話或不太能表達的小孩, 如果沒有即時做治療, 將來在表達方面真的會出問題, 而且會影響心理的發展.

 
2009年7月4日 晚上10:48 , Anonymous 小蘋果 提到...

T媽,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你和得得的溝通沒有問題(應該沒有智能問題),據妳的評估,她也沒也特別的脾氣問題(情緒障礙),她專注力也不錯.整體而言,她沒有聽覺障礙,應該也沒有神經或大腦傷害.

語言發展的正常範圍很大,不管在發展速率上或型態上,都有相當大的個人差異. 各種語言間因其特性不同,也有一些差異. 所以不能拿英文和中文比較啦! 我也有幾個同學後來是走語言治療的路線,應該是台灣少數的那些語言治療師之一二吧! 基本上,注意是有所必要,語言障礙當然是會影響其它方面的發展,但需要全面性來評估,不少小孩是因為沒有一再教他,所以他才不會主動發音的,像我朋友的小孩,當時20個月,也都不太愛講,我在她旁邊一直重覆"姨","謝謝",兩個星期就會叫我姨,也會說謝謝. 妳有沒有自己也試著一直教她? 我那時是每次(每天)見到她就教,她才慢慢學會的. 如果你常教它兩歲,再進行正式評估也不遲.

評估還需要很多次的visit,因為兒童發展評估需要多次的接觸. 如果真的需要上課治療的話,治療師也會給爸媽天天教她的功課,要你們改變對她的培育態度,既然這樣,還不如你現在就自己教教看,給予多一點的後天即時刺激,不用等到一歲10個月或兩歲再去評估. 當然,你家小人現在只有一種語言,所以應該不會有多種語言混淆的問題,如果有多種語言,就要請全部的照顧者只用一種語言,這樣才有效果.

 
2009年7月7日 下午1:43 , Blogger JD 提到...

T媽,
謝謝你特別將健康手冊的內頁拍了下來,我覺得"健康手冊"的方式比較好,父母可保有完整的記錄及提早事先知道,注意小孩每個成長階段所要(會)的標竿.
其實剛開始我並不擔心JD講話之事,但過去半年來每次打電話回臺灣,我媽&我姐都一直問說"JD會不會講話了?"......
剛開始並不擔心是因為JD會發一些音,我們大人對他講的話, 指令他都聽的懂,就是不喜歡開口'說'而用'比'的. 就如小蘋果:"語言發展的正常範圍很大,不管在發展速率上或型態上,都有相當大的個人差異".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弟弟在5歲前,半句話都不說,當初她媽媽很擔心帶她弟弟看過很多醫生,有些醫生説是舌頭的關係,啞巴,智能....,結果到5歲時突然有一天開口講話,而且講出來的都是"整句的"(中文),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講,他還讀到碩士呢!而這個朋友的女兒10個多月時,就可以說40個字(英文)了,所以差別真的很大.
我新貼的文章記錄妳可參考看看,希望對妳有幫助.
在做完評估後,我幫JD戒掉bottle了, sippy cup還在努力當中. 最近JD看到人&車子很喜歡揮手和說"嗨".

 
2009年7月8日 凌晨12:06 , Anonymous truth 提到...

JD媽, 有機會妳可以到KO那裡去找一些和語言相關的文章. 我覺得有些網友的建議很好. 其實可以引導小孩用說的取代比的會更好, 那些文章裡也有提到醫生建議的做法.

最近得得有開始比較愛發音了, 但大多時候仍會喜歡用比的. 而且我發現, 用比的來表達她的需求, 很容易誤導她的行為. 前陣子我發現, 她不僅不愛說話, 而且還會因為比較發不出音而顯得...沒自信, 常低著頭耍脾氣要大人自己去揣測她要什麼, 這時大人其實可以引導她"說出來", 而不是用比的, 像在指使人做事一樣. "說出來"不一定要說的標準, 既使她現在好多單字都是在說"腹語"(車車, 鞋鞋, 尿尿, ...全都發"gn gn"旳音), 我都會誇獎她, 假裝自己聽得懂. 重點是要讓她肯發音.

相對看加加比較會講話及愛講話, 加加在處事方面就越來越有自信, 而且有禮貌. 時常主動說謝謝, 跟人互動很有反應. 所以我相信, 語言不光是能力的表徵(我比較不在乎這個), 對於性格的定位也有很大幫助.

 
2009年7月28日 下午2:56 , Blogger JD 提到...

T媽,
謝謝妳的提議,我有去KO家取經.
Baby 手語只是暫時幫助小孩在還不會說話前,"表達"所想,所要的東西,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是有幫助的,因為JD以前都用指的+嗯!嗯!,有時根本不知道他要什麼.重點是在小孩比手語時,大人也要說出小孩比的想法或東西,這樣小孩就可學習到他(她)所表達的想法或東西的"發音",這是我現在的體驗.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